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【图】

教授堂(jiaoshoutang.com)“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”相关内容,“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”,“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”相关内容,“代表,全国代表大会,中国共产党”相关植物知识内容:

2002年11月8日,北京人民大会堂的花灯闪耀。中国共产党第16届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隆重开幕,2100多名代表和特别招待代表出席。江泽民向同志代表第15回中央委员会大会报告。这篇题为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,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”的报告,从庄严的会场传遍了全国、全世界,备受瞩目。

党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“中共中央关于改善几个问题的决议”,显示了“科学发展观”的形成。

2002年11月,党的第16届全国代表大会“三个代表”的重要思想作为党长期坚持的领导思想写入党章,大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。

2003年10月,党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在党的正式文件中完全提出科学发展观,强调“坚持以人为本,树立全面、协调、可持续的发展观,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类的全面发展”。

2003年10月,党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在党的正式文件中完全提出科学发展观,强调“坚持以人为本,树立全面、协调、可持续的发展观,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类的全面发展”。

公有制经济是指生产资料是劳动者共同占有的经济形式。人类的历史上有两个公有制经济。

一个是原始公社制经济。当时生产力低下,个人不能单独与自然界斗争,必须共同劳动,取得生活资料,共同享受,寻求生存和发展。

第二个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。在这样的经济条件下,主要存在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和一些劳动大众集体所有制经济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结构中,公有制经济占有主体地位,其中全民所有制经济起着主导作用。

在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,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团经济,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团成分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建议,积极推进公有制多种有效实现形式,大力发展国有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股份准入的混合所有制经济,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,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。

温馨提示:以上“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”相关内容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“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”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告知删除。